2019年9月21-25日,由國際植物氮素營養研究組織和南京農業大學主辦的第四屆植物氮素營養國際學術會議(The 4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Nitrogen Nutrition ofPlants,4thISNNP)在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德國、法國、美國、日本、智利、澳大利亞及中國等三百余名專家學者參會。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丁艷鋒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第四屆植物氮素營養國際研究組織主席、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徐國華教授擔任組委會主席。諾麗科技受邀參加會議。

國際植物氮素營養大會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際性的系列會議,是歐洲硝酸鹽和銨鹽同化研究組織(ENAAG,始于1986年)和歐洲硝酸鹽同化-分子和遺傳研究組織(NAMGA,始于1982年)發起的定期系列國際氮素會議的傳統延續,每三年舉辦一屆。ENAAG和NAMGA在2007年合并召開學術會議并成立了植物氮素營養國際研究組織,之后分別在日本Inuyama(2010)、智利PuertoVaras(2013)和法國Montpellier(2016)進行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屆植物氮素營養國際研討會。

氮素是生命元素,是植物生長發育最為重要、需求量最大、同時也是植物最缺的必需元素。植物氮素的高效吸收同化利用不僅是基礎科學問題,而且也與資源節約與生態環境保護密切關聯。本次會議以“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從細胞到田間”為主題,與會專家與代表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了熱烈而深入的交流。會后部分專家參觀了位于南京農業大學白馬教學科研基地的作物養分高效長期定位試驗基地。



諾麗科技院士工作站植物營養與農業遙感專家團隊針對氮高效智能化應用技術進行了專題報告交流,與參會合作機構及專家積極探索“高效種植與食品安全、生態安全”領域交叉學科的多團隊的實質性合作,共創國際領先的原創性成果。會上,諾麗科技展示、交流了高精度、高可靠、低功耗農田環境和植物生理體征專用傳感器及系統示范,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地面物聯網等手段,開展作物空間分布、水肥狀況、氣象災害、病蟲害、長勢與產量等農情數據快速測報,推動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術與裝備在地方主導產業上集成應用,實現信息感知、定量決策、智能控制、水肥藥精準投入和個性服務,提升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