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亚洲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
科普推廣

土壤安全關系人類健康和文明存續|專訪

2020-07-31

導  讀

相比于土壤,人類的生命太短、歷史太短,所以土壤的退化、變化以及會帶來的潛在傷害我們也沒有辦法感知。

如果我們現在不開始保護土壤,我們文明很可能也會遭受古文明同樣的命運。

受訪人/陳能場(廣東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協土壤環境科學專家傳播團隊首席專家,廣東省“十大科學傳播達人”)

執行:泉州晚報記者 許文龍 實習生 林水鑫 莊晨妍

來源:泉州晚報(2020年7月31日)

我出生在德化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對土地有著一種深厚的感情。我在大學本科讀的是土壤與農業化學專業,后來又讀了碩士和博士,專門研究植物根周圍幾毫米的土壤性質及重金屬的化學行為,參加工作也是從事土壤污染治理。包括我現在做土壤科普,主要也是土壤問題、糧食安全與健康鏈條的關系。

土壤就在我們腳下,不過很多人并沒有特別注意,但其實它非常重要。因為人類95%的食物直接或間接來自土壤。土壤安全,我們身體才會安全;土壤退化或受到污染,我們就可能存在糧食短缺的問題,糧食中也可能含有重金屬,吃這些糧食的人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威脅。

全世界一些地方存在土壤受污染的問題,尤其在一些礦區,土壤中重金屬含量超標,最終導致當地生產的糧食重金屬超標,大家熟知的鎘大米就是大米中重金屬鎘含量超標。而長期吃這種鎘大米,最嚴重的危害是導致“痛痛病”。

土壤問題不單是污染問題,而是土壤退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破壞、土壤流失、土壤養分失衡等問題的集合。健康的土壤是富有活力的生態系統,是現代農業生產跳出惡性循環的關鍵,也對降低和分散土壤污染風險有重要作用。健康的土壤才有健康的食物,進而造就健康的人群和社會。

土壤對人類的影響,不單單是糧食安全和人體健康,甚至會影響到整個文明的衰亡。2013年《科學》雜志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指出“偉大文明的衰亡,往往因為無法阻止其土壤退化”。曾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擁有肥沃的土壤(新月沃土),但發展出的古巴比倫文明最后消失了,為什么?因為人們沒有保護好土壤,土壤鹽漬化引起了糧食緊缺,最后引發了戰爭。

如今,人類文明也面臨著相似困境,因為全球土壤退化非常嚴重。5萬億年前,流失1英寸土壤需要1400年,形成1英寸需要500年,所以古代土壤是越積越多,越積越厚,為今天文明立下了堅實基礎。但是現在,流失1英寸土壤只要60年。這樣一個巨大反差,給土壤帶來了巨大威脅。相比于土壤,人類的生命太短、歷史太短,所以土壤的退化、變化以及會帶來的潛在傷害我們也沒有辦法感知。

如果我們現在不開始保護土壤,我們文明很可能也會遭受古文明同樣的命運。而在我國,有關土壤的知識還是僅限于專家研究,普通民眾對此知之甚少。有一個產品廣告說“一般人我不告訴他”,但我覺得土壤、糧食以及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很復雜,我反而要大力告訴一般人。

有三種人最需要做科普,一是學生,二是農民,三是政策的制定者。學生是社會的未來,需要根植正確意識;農民是食物的生產者,需要教育他們安全生產;而政策制定者決定未來發展的導向,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和引導作用。

從2013年開始,我慢慢將工作重心從科研轉到科學傳播,感覺越做越有趣。因為我的受眾非常廣,包括政府相關部門,包括人大代表,也有一線的農民兄弟。我們培養新型的職業農民,培訓土壤修復企業,也培訓包括為土壤保護、環境保護做工作的NGO(非政府組織),以及高等院校學生、中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學生。

導  讀

相比于土壤,人類的生命太短、歷史太短,所以土壤的退化、變化以及會帶來的潛在傷害我們也沒有辦法感知。

如果我們現在不開始保護土壤,我們文明很可能也會遭受古文明同樣的命運。

受訪人/陳能場(廣東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協土壤環境科學專家傳播團隊首席專家,廣東省“十大科學傳播達人”)

執行:泉州晚報記者 許文龍 實習生 林水鑫 莊晨妍

來源:泉州晚報(2020年7月31日)

我出生在德化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對土地有著一種深厚的感情。我在大學本科讀的是土壤與農業化學專業,后來又讀了碩士和博士,專門研究植物根周圍幾毫米的土壤性質及重金屬的化學行為,參加工作也是從事土壤污染治理。包括我現在做土壤科普,主要也是土壤問題、糧食安全與健康鏈條的關系。

土壤就在我們腳下,不過很多人并沒有特別注意,但其實它非常重要。因為人類95%的食物直接或間接來自土壤。土壤安全,我們身體才會安全;土壤退化或受到污染,我們就可能存在糧食短缺的問題,糧食中也可能含有重金屬,吃這些糧食的人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威脅。

全世界一些地方存在土壤受污染的問題,尤其在一些礦區,土壤中重金屬含量超標,最終導致當地生產的糧食重金屬超標,大家熟知的鎘大米就是大米中重金屬鎘含量超標。而長期吃這種鎘大米,最嚴重的危害是導致“痛痛病”。

土壤問題不單是污染問題,而是土壤退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破壞、土壤流失、土壤養分失衡等問題的集合。健康的土壤是富有活力的生態系統,是現代農業生產跳出惡性循環的關鍵,也對降低和分散土壤污染風險有重要作用。健康的土壤才有健康的食物,進而造就健康的人群和社會。

土壤對人類的影響,不單單是糧食安全和人體健康,甚至會影響到整個文明的衰亡。2013年《科學》雜志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指出“偉大文明的衰亡,往往因為無法阻止其土壤退化”。曾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擁有肥沃的土壤(新月沃土),但發展出的古巴比倫文明最后消失了,為什么?因為人們沒有保護好土壤,土壤鹽漬化引起了糧食緊缺,最后引發了戰爭。

如今,人類文明也面臨著相似困境,因為全球土壤退化非常嚴重。5萬億年前,流失1英寸土壤需要1400年,形成1英寸需要500年,所以古代土壤是越積越多,越積越厚,為今天文明立下了堅實基礎。但是現在,流失1英寸土壤只要60年。這樣一個巨大反差,給土壤帶來了巨大威脅。相比于土壤,人類的生命太短、歷史太短,所以土壤的退化、變化以及會帶來的潛在傷害我們也沒有辦法感知。

如果我們現在不開始保護土壤,我們文明很可能也會遭受古文明同樣的命運。而在我國,有關土壤的知識還是僅限于專家研究,普通民眾對此知之甚少。有一個產品廣告說“一般人我不告訴他”,但我覺得土壤、糧食以及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很復雜,我反而要大力告訴一般人。

有三種人最需要做科普,一是學生,二是農民,三是政策的制定者。學生是社會的未來,需要根植正確意識;農民是食物的生產者,需要教育他們安全生產;而政策制定者決定未來發展的導向,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和引導作用。

從2013年開始,我慢慢將工作重心從科研轉到科學傳播,感覺越做越有趣。因為我的受眾非常廣,包括政府相關部門,包括人大代表,也有一線的農民兄弟。我們培養新型的職業農民,培訓土壤修復企業,也培訓包括為土壤保護、環境保護做工作的NGO(非政府組織),以及高等院校學生、中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學生。

THE END

2020

07/31

分享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章丘市| 吉木萨尔县| 淮南市| 清远市| 庆阳市| 阿拉善右旗| 怀柔区| 营山县| 旅游| 苏尼特右旗| 沁阳市| 商南县| 临洮县| 白河县| 祁连县| 团风县| 千阳县| 太白县| 泰顺县| 永胜县| 固安县| 长垣县| 弥渡县| 甘南县| 沧源| 仙居县| 合川市| 南岸区| 曲水县| 民丰县| 于田县| 麻栗坡县| 新河县| 南郑县| 郎溪县| 五峰| 南平市| 察隅县| 岳阳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