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稻麥科學施肥應用研討會在江蘇省農墾弶港農場召開,省農墾、省監獄管理局、省沿海集團三大農場系統,揚州大學與“智能+肥料”聯盟專家團隊,肥料產供服企業代表等參加。
會上,觀摩了弶港農場水稻“有機無機緩釋氮肥+”技術模式示范現場;會中,相關農場、揚州大學、江蘇諾麗總結了去年小麥和今年水稻試驗、示范成果,得到了栽培、土壤、肥料各領域專家的高度認可。
會上還研討了如何根據不同土壤類型和栽播技術組合成最佳的肥料運籌方案,以指導下一季規模化農場小麥生產;會后,揚州大學、“智能+肥料”聯盟專家團隊先后又到大豐、濱海、灌云、泗洪等地農場調查了水稻田間長勢,在6月份遲播、7月份多雨、8月份持續高溫的情況下,目前“有機無機緩釋氮肥+”技術模式所有示范條田,在減肥20%以上,施肥次數減少2-3次的情況下,穗數、穗粒數、莖稈強度、植株顏色等指標與常規沒有差異,專家、農場及各分場負責人現場一致認為,后面重點是做好稻田水管工作,管理到位,水稻高產優質的最后2個關鍵指標千粒重和出米率就能實現。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指出:農業生產必須綠色轉型,我國農產品的產量還要持續增加,但是投入要下降,損失要下降,資源的利用效率要提高。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要高產、高效、環保,實現綠色可持續農業。
一 改變施肥策略
“有機無機緩釋氮肥+”技術模式的目標高度符合張福鎖院士提出的農業綠色發展“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策略是減肥增效,即保證產量或小幅度增產,節肥20%以上;第二步策略是綠色增產增效,即增產10%~20%,增效30%;第三步策略是綠色高產高效,達到綠色可持續發展,即增產30%、減排增效50%、品質大幅度提升,實現環境保護與農業綠色發展。
二 減肥增效顯著
從目前各大農場示范應用數據分析對比來看,相對各系統農場現有水稻施肥模式,可以減氮33.74%~46.58%;淮北農區中高磷地區可以減磷16.67%~37.5%,沿海農區中低磷地區可以減磷37.5%~47.83%;可以減少水稻施肥次數2-3次。各農場不同栽培方式、不同作物品種、不同土壤類型的所有示范地塊,與常規表現一致,能夠穩產省工減肥,基本實現了“有機無機緩釋氮肥+”技術模式第一步策略目標。
找到了關鍵突破口,創制了實現綠色農業轉型的重要技術和產品,同時,在栽培、土壤、肥料等科研院校專家們的精心指導下,在各大農場高水平管理和辛勤付出下,構建了“校企場”合作模式,大家一起行動付出實踐、并不斷總結,圍繞多目標協同、多學科交叉、多主體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創新性的系統解決方案,規模化農場率先實踐應用,在行業中起到帶頭作用,輻射帶動全域農業綠色發展。